剛接觸心理學時,對於整個心理學的架構和知識全然毫無概念,只能憑自己直覺和印象來解讀各種狀況,並據以去臆測不同情況下的心理狀態。也因此,我在學習開始,即提出一個問題 : 對於每一家心理學派的研究結論是否都能夠廣泛地應用於世界上不同的族群,文化,甚或在同一社會體下不同生活環境,社經地位的人群 ? 是否應該具備更多的實證研究來加以支持各種學說 ?
截至目前,我想我多少了解,對於某些理論能夠歷久不衰而廣為大眾所接受,必定是理論本身有其價值存在,而這樣的價值必也建立在長久以來無數學者對於假設本身的不斷檢驗、實証和修正之上。但或許,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除了對理論本身的關注之外,能否試著去體會,在科學研究尚未蔚為風氣的時空背景下,學者們首次提出研究結果和理論的偉大和先知卓見之處 ?
Vincent 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恆春天后宮300年歷史的開基媽祖,有一段「仙履奇緣」、「把門拒盜」等神蹟故事,擔任清掃工作22年的女志工徐千代見證,談起手腳靈活的這尊國寶級「軟身媽祖」身手不凡,出巡多年磨破鞋子,會托夢給人幫祂換新鞋,有人要盜取祂時能雙腳踼出,雙手把門拒盜,因神氣活現,香火鼎盛,令人嘖嘖稱奇。
Vincent 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ncent 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完這篇文章,基層教育工作者是不是都該仔細想想:當學校教師
老是批評外界越來越不懂得尊重老師時,老師們是不是都能反躬自省,
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盡到工作上應該有的 :
Vincent 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二時,某個夜晚,閒來無事端坐桌前,心血來潮用家族學長姐、學妹和自己的名字寫了ㄧ首嵌頭詩。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畢業至今已近十年,二十哴噹的少年也已邁入三十。如今再回首年少時的作品,用字遣辭雖不成熟,字裡行間卻不失沉浸在家族成員間ㄧ片真摯的情誼。
Vincent 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ncent 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維高斯基的理論之中,他秉持了兩個主要的觀念 : 一、兒童的智力發展是依其所經驗的歷史與文化脈絡的觀點來加以了解。二、發展是依賴和個人共同成長的符號而定。何謂符號,我覺得可以以索緒爾所說的話來解釋。
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認為,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符號涉及事物與名稱之間的關係,是大家對事物名稱一種約定俗成的表達方法。簡單說,每種語言都是一種符號系統,學習一種語言就是學習一種符號系統,學習這系統中事物與名稱之間的關係及表達方式。
Vincent 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憶中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
小時後有一年過年在家對面的醫院中和表弟妹一起放著鞭炮,卻在一不小心之下讓鞭炮的火花引燃了公園內的乾草,一時之間,煙霧逐漸瀰漫了起來。我們幾個小孩慌慌張張的衝回家裡拿出塑膠袋裝水來滅火,還好不算大的火苗在我們幾個人的同心協力”搶救 ”之下,總算撲滅了。
Vincent 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年來在教育界吵的沸沸揚揚的話題,莫屬『建構式數學』的推廣為最了。
課文中提到,有關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constructivist theories of learning)本質為 : 一位學習者必須去主動發覺與轉換複雜的訊息,假如在他想把知識變成自己的情況之下。它強調了一種由上而下的學習方式,亦即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從一堆複雜而必須解決的問題中,去發現和實施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Vincent 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要一提到心理學家,眾所週知的,莫非屬佛洛伊得(Freud,Sigmund)了。
高中時到圖書館借了一本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囫圇吞棗亂唸一通,老早忘了書中寫些什麼,只依稀記得佛洛伊得似乎是致力於精神分析的領域,並將人的淺意識解讀直接或間接歸屬到”性”有關方面。
Vincent 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