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09-09-09
  • 中國時報
  • 【邱坤良】

     俗稱七月半的中元節,是傳統社會最隆重的節令之一。近年的中元節已不及往昔重要與熱鬧,也無法像七夕、中秋,可以炒作現代商機。不過,農曆七月一到,台灣仍然到處祭拜「好兄弟」,從下午四點開始,家家戶戶陸續設置供桌,擺滿袋裝、盒裝、罐裝、瓶裝的食品、飲料,連公司行號、政府機關亦不能免俗,在高樓大廈前,對著大馬路「慶讚中元」。有燒香有保庇,中元節的習俗至今猶在,但功能不盡相同,它的變遷,也為現代人提供一些文化思考空間。

     五十年前的台灣社會,早已把源自佛教的盂蘭盆會,與道教中元水官赦罪科儀,融合成為本土習俗。民眾以各種祭品、紙錢,誦經拜懺,普度無主孤魂。各鄉鎮中元普度不一定在農曆七月半當天,許多庄頭像接力賽似,從七月初一至二十九,輪番普度、演戲、放水燈與「迎鬧熱」,並藉機邀請外地的親友吃「拜拜」搏感情。

     正因中元普度場面盛大,民眾花費不貲,政府常以端正風氣與教化的理由,要求民間改善「陋習」。民國四十一年政府規定中元普度只能在農曆七月十五日或七月任何一天「統一」舉行,原來鑼鼓喧天的七月普度演戲活動只限一天,而且一鄉鎮只能演一台戲,有些縣市甚至努力執行街頭不演戲的目標。此後,民間普度仍援例舉行,民眾相互走動「吃拜拜」、看「鬧熱」的情形已然大大減少,各劇團演「外台戲」的機會也大不如前。

     雖然中元普度受到政府壓制,媒體、學校教育也常舉中元普度做為「迷信」、「浪費」的負面教材,但對五○年代成長的孩童而言,「七月半」仍是私底下最盼望的節日。因為家裡準備孝敬孤魂的牲禮、粿食、菜餚非常豐富,龍眼、鳳梨、香蕉等當季水果,應有盡有,自製的麻糬、蘿蔔糕與圓形、扇形、魚形圖形的糕仔,吃一個月也吃不完。

     一般家庭除了自宅前的「私普」,也常參加地方大廟的「公普」,每家每戶的供桌相連,熱鬧滾滾,有時還殺豬公酬神,場面更加壯觀。每項祭品插著寫有「慶讚中元」,以及信士姓名、地址的紙製三角旗,祭拜時也在祭品插上香枝,有時和尚或道士會來「巡桌」誦經,超度亡魂。供桌底下放著裝有清水的臉盆,以及盥洗用品,禮數十分周到。約莫一個時辰,「好兄弟」享用差不多了,就算普度已畢,功德圓滿。接下來民眾「以人為本」,實際享受這些「孝孤」的食物。除了大吃大喝之外,興奮、快樂的七月半孩童擁有普度的三角旗,及吃龍眼留下來的龍眼子,這些都是那個年代孩童暑期的遊戲道具與賭本。

     七○年代末開始,政府對民俗信仰的觀念有重大改變,不再鄙視中元普度與其他節令祭祀,也不會動輒呼籲民眾節約拜拜。八○年代初頒布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更把具有歷史傳統的民間習俗、信仰及相關戲劇、音樂與工藝活動納入保存、提倡的範圍。然而,大環境改變,中元普度雖然源遠流長,已與現代人的生活疏離,寺廟與民眾年年做普度或追袚法會,只是行禮如儀,求個心安而已。倒是基隆中元祭以宗姓組織為核心,有開關「鬼門」與放水燈、藝閣遊行等活動,希望進一步抓緊「鬼」文化,帶動觀光人潮,不過本質上已變成現代大拜拜了。

     從民間文化的角度,習俗的延續或改變,端看其與日常生活的關係而定,當它具有生活功能,能促進人際關係,即使政府強制干預,民眾依然我行我素。同樣地,當社會環境變遷,祭祀活動與表演傳統中斷,即使政府再如何復振,也事倍功半。

     從中元普度聯想到到五○年代初推動的「統一拜拜」,再看今日的文化資產保存、民族藝師獎勵與社區營造工作,明顯看到「民俗」如流水,政府要抓也抓不住。中元節的過去與現在,提醒政府官員與文化工作者應更瞭解民間習俗的文化本質,才能引導它賡續成為文化的傳統,不致任意割裂成過度揄揚。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文章引用自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090900381,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cent 葉 的頭像
    Vincent 葉

    Vincent 葉的部落格

    Vincent 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